时间: 2025-05-03 16: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9:07
念奴娇 其三
士当知足,甚紫薇花畔,更希旌节。
到老始知高处险,安晚平生情怯。
雪白鳊鱼,霜红橘树,久与家林别。
放翁团扇,风流时有人说。
天意留取江南,读书种子,双眼明如月。
案牍祇同风箨扫,书似云山重叠。
皓鹤轩昂,青松倔强,羽鬣无摧折。
后身何似,一规脉望如发。
士人应当懂得知足,尤其是那紫薇花旁,更希望能立下英雄的标志。
等到年老时才明白高位的危险,晚年时对人生的感情感到怯懦。
白色的鳊鱼,霜红的橘树,已经很久与家乡的林木分别。
放翁手中的团扇,风流的时节总有人提起。
天意让人留在江南,读书的种子,双眼明亮如月。
案牍工作就像风中飘散的箔纸,书本似重叠的云山。
皓鹤昂首,青松倔强,羽毛毫无损伤。
后来的子孙,怎能像这样,传承一脉相承的精神?
作者介绍:樊增祥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具有较强的个体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樊增祥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怀旧之际,表现出对过往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思考。
《念奴娇 其三》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开头便以“士当知足”点明主题,士人应当在繁华与理想之间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在美丽的紫薇花旁,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交错。随后,诗人通过“到老始知高处险”,强调了人生的坎坷与不易,令人反思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风险和孤独。
诗中提到的“雪白鳊鱼”,与“霜红橘树”,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描绘,更是对故乡的寄情与思念,表达了对昔日平静生活的向往。在此,放翁的团扇则象征了文人雅致的生活,诗人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以“皓鹤轩昂,青松倔强”作结,展现了对理想与坚韧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细腻,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强调知足常乐的道理,以及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同时也传递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薇花”象征什么?
“皓鹤轩昂”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诗人提到的“放翁”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