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05:28
踏莎行(九日西山)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水减堤痕,秋生屐齿。瘦筇唤起登高意。
翠烟微冷梦凄凉,黄花香晚人憔悴。
怀古风流,悲秋情味。紫萸劝入旗亭醉。
玉人相见说新愁,可怜又湿西风泪。
水位下降,堤岸的痕迹清晰可见,秋天的气息已经在鞋底留下了痕迹。瘦弱的竹杖唤起了我登高的意愿。
微冷的青翠烟雾中,梦境显得凄凉,黄花的香气在傍晚让人倍感凄楚。
怀念往昔的风流人物,悲秋的情感渐渐涌上心头。紫萸花劝我进入旗亭借酒消愁。
与一位美人重逢,聊起了新的忧愁,令人心疼的是又被西风泪湿了眼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秋高气爽之时,诗人登高望远,感受自然的变化,亦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踏莎行(九日西山)》是一首充满秋意与人情感的词作。诗中以重阳节为背景,体现出诗人对秋天的缅怀和内心的愁苦。开头两句描绘了水位降低后的堤岸景象,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用“瘦筇”引出自己登高的意愿,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人生境遇的反思。接下来的描写中,翠烟和黄花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怀古风流”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往昔风流人物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最后的几句则是通过与美人的相见,抒发了新的忧愁,这既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也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深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孤独与凄凉之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减堤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美好
c. 人生的无常
d. 友情的珍贵
“紫萸劝入旗亭醉”中的紫萸象征什么?
a. 伤心
b. 团圆
c. 希望
d. 忘却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秋天的悲伤
c. 夏天的热烈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