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39
《恋绣衾》 ——高观国
碧梧偷恋小窗阴。
恨芭蕉不展寸心。
暗语近阳台远,
奈秋宵砧断漏沈。
月明欲教吹箫去。
隔骖鸾空留怨音。
从此是天涯阻,
这一场愁梦更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小窗前,静静地思念着心爱之人的情景。碧绿的梧桐树在窗户边轻轻摇曳,似乎在暗恋小窗的阴影。而我对那芭蕉树感到怨恨,因为它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即使在阳台上,我也只能默默传递暗语,无法靠近;而秋夜的砧声却隐隐传来,似乎在诉说着我内心的孤寂。明亮的月光下,仿佛要把我送走,让我去吹奏箫声;然而,那空中的骖鸾却只能留下我的怨恨音符。从今往后,我们就如同天涯相隔一般,这一场愁苦的梦境愈发深沉。
高观国,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语言清丽而富有音乐感。
《恋绣衾》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思念之苦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恋绣衾》是一首充满情感波折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了对恋人的思念与无奈。首句“碧梧偷恋小窗阴”,将情景与情感结合,暗示了恋情的隐秘与微妙。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赋予它们情感,使得整个作品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恨芭蕉不展寸心”中,芭蕉象征着无法传达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自然,流露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愁苦。“暗语近阳台远”则揭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尽管相隔不远,但沟通却变得异常困难。此句不仅反映了空间上的隔阂,更是情感上的无奈。
随着秋夜的来临,诗人感受到的孤寂愈发明显。“奈秋宵砧断漏沈”一句通过声音的意象,传达了深夜的孤独与思念。“月明欲教吹箫去”,在此月光的照耀下,诗人似乎在等待着对方的回应,但又无奈地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整首诗在描绘思念的同时,也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无常。最后两句“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碧梧偷恋”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奈秋宵砧断漏沈”通过声音的意象增强了孤独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无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距离的遥不可及,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恋爱中的愁苦与无奈。
“碧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静谧
B) 爱情的隐秘
C) 伤感
诗中“奈秋宵砧断漏沈”意指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思念的孤独
C) 恋人的欢聚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比较高观国的《恋绣衾》与李煜的《相见欢》,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高观国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内心的孤寂,而李煜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