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8:39
百岁三之日,如君乃若然。
谢庭凋玉树,楚泽毙兰荃。
堂有双亲老,身无寸禄缘。
英魂傥犹在,泣我此诗篇。
在百岁生日的第三天,如同你现在的状态。
谢家庭院的玉树已经凋零,楚国沼泽的兰草也已枯死。
我的家堂中,双亲已渐渐衰老,而我却一无所获。
英灵如果还存在,泪水流淌在我这首诗篇中。
作者介绍:廖行之,生于宋代,身世不详,以抒情诗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亲人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生与死、盛与衰,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挽谷子长》以悲伤的语调,触动了人们对生命、亲情和逝去者的深切思考。开头两句设定了情感基调,百岁之际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逝者的回忆。后两句则更为直接,直接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切和自身的无奈。整首诗在字句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在修辞上,诗中使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玉树和兰荃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双亲的衰老则直指人世间的无常。最后表达出对英魂的追忆,通过泪水的流淌,诗人将失去和怀念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对逝去生命的追忆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眷恋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树”象征什么?
“堂有双亲老”表达了诗人对双亲的什么情感?
诗中“泣我此诗篇”说明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