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3:53
千秋岁 寿外姑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腊馀时候,天意收寒早。
梅信动,春先到。
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
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
心好在,慈为宝。
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
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在腊月的余韵中,天气已经转暖,寒冷的气息减退。梅花的消息传来,春天已然到来。清晨在湘水上,哪儿的风光如此美好。春天的意向,常常伴随仙女的车驾来到蓬莱仙岛。只需一念便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仿佛又回到瑶池的仙境。心地善良,才是最珍贵的宝物。蟠桃树上结满了岁月的果实,不如瓜子和枣子那样简单。即使活千年,红颜绿鬓的人也难以长久不老。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千秋岁 寿外姑》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长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几句描绘了腊月时节的温暖气候和梅花的盛开,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接着,通过湘水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的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第三节提到“仙仗”和“蓬岛”,将诗人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与神话传说结合,形成了一个梦幻的境界。最后,诗人强调心地善良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最大的财富,反映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不仅关注外在的美好,更注重内心的品质。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将春意比作仙女的车驾)、拟人(春有意)、对仗(“朱颜绿鬓”)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和意象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长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强调了内心善良与慈悲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哲理思考的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梅信动,春先到”表达了什么?
A. 梅花的凋谢
B. 春天的来临
C. 秋天的到来
答案: B
“心好在,慈为宝”中“慈”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善良
C. 美丽
答案: 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向往长生与美好生活
C. 描述秋天的景色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廖行之的《千秋岁 寿外姑》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