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破榴

《破榴》

时间: 2025-04-30 19:03:43

诗句

峰壳盈盈万颗珠,润於玛瑙浸冰壶。

吟心先自清如水,嚼了寒霜骨更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43

原文展示

破榴
施枢 〔宋代〕
峰壳盈盈万颗珠,润於玛瑙浸冰壶。
吟心先自清如水,嚼了寒霜骨更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榴子(石榴)丰盈的样子,像万颗珠子一样闪耀,浸润在如玛瑙般的壶中。作者的吟唱心情如清水般纯净,咀嚼了寒霜后,更是显得骨瘦如柴。

注释

  • :指石榴,果实多籽,象征丰盈和富饶。
  • 峰壳:指石榴的外壳,形状如山峰,寓意丰富的果实。
  • 玛瑙:一种美丽的宝石,象征珍贵。
  • 吟心:吟诵的心情,表现诗人内心的清澈。
  • 寒霜:指秋冬季节的寒霜,象征寒冷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明,号青丘,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破榴》创作于作者对秋冬季节的感受,结合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淡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破榴》通过描绘石榴的丰盈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开头两句“峰壳盈盈万颗珠,润於玛瑙浸冰壶”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石榴的外观,不仅形态美丽,而且与玛瑙相结合,提升了其珍贵感。这种自然与珠宝的对比,给人一种奢华的感觉,反映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后两句“吟心先自清如水,嚼了寒霜骨更臞”则转向内心的自省与感悟,通过自然的美感引发哲理思考。诗人在吟诵间,心情如清水般纯净,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然而,经历了“寒霜”的洗礼,身体变得更加消瘦,似乎暗示着人生的艰辛与孤独,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峰壳盈盈万颗珠:描绘石榴外壳的形态,形象生动。
  2. 润於玛瑙浸冰壶:将石榴与玛瑙相提并论,表现其珍贵。
  3. 吟心先自清如水:表达诗人内心的纯净。
  4. 嚼了寒霜骨更臞:经历世事后,内心和身体的变化,暗含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榴比作万颗珠子,形象生动。
  • 对仗:语言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石榴意象,象征生命的丰盈与苦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石榴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清澈,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艰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峰壳:象征外表的美丽与丰盈。
  • 玛瑙:代表珍贵与美好。
  • 寒霜:象征人生的艰辛与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峰壳盈盈万颗珠”指的是什么? A. 石榴
    B. 桃子
    C. 苹果
    D. 梨子

  2.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A. 清水
    B. 寒霜
    C. 冰壶
    D. 珍珠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破榴》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李白以月光为背景,表现思乡之情,而施枢则通过石榴展现生命的丰盈与孤独。两者都在自然之中发现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到鄠简王敬夫 怀故乡 杂言十章 其三 正月廿七月湾来访折千叶红梅一枝为赠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一六 大观祀社稷九首 送神用《宁安》。 赋得捣衣 百字令 题赵仲穆越山图 木棉 其二 雨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二字旁的字 疲懦 换柳移花 秃宝盖的字 演古劝今 如虎傅翼 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乐齐鸣 烫手山芋 爪字旁的字 过市招摇 一口两匙 吮血劘牙 欠字旁的字 缠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