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牡丹

《牡丹》

时间: 2025-05-02 11:06:39

诗句

天然贵格镇群芳,细雨丛中试宝妆。

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

玉阑倚困娇无力,金鸭沉烟不敢香。

可惜承恩亭北赋,苦无妙语告君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39

原文展示:

天然贵格镇群芳,
细雨丛中试宝妆。
肯与乱红争国色,
甘同柔绿挽春光。
玉阑倚困娇无力,
金鸭沉烟不敢香。
可惜承恩亭北赋,
苦无妙语告君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像是镇守万花的女王。在细雨中,它试着展现自己的美丽,愿意与纷飞的花瓣争夺国色,也甘心与柔和的绿意一起迎接春天。它倚靠在玉阑干上,显得无力而娇弱,又像金色的鸭子在烟雾中隐匿,不敢散发香气。可惜在承恩亭北写下这首诗,却苦于没有好的词句来向君王诉说。

注释:

  • 天然贵格:自然的高贵气质。
  • 镇群芳:镇住众花,形容牡丹的威望。
  • 细雨丛中:指在细雨中,环境的描绘。
  • 宝妆:美丽的装扮。
  • 乱红:形容花瓣纷飞的景象。
  • 国色:国家的颜色,指花卉中的美丽。
  • 柔绿:春天的绿意,形容春色的柔和。
  • 玉阑:玉制的栏杆,象征高贵。
  • 金鸭:金色的鸭子,意指牡丹的珍贵。
  • 承恩亭:一个有名的亭子,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文,号惟斋,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和花卉为题材,深受当时文人喜爱。他的作品在描绘诗意美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施枢对牡丹的赞美之际,正值春季,诗人目睹牡丹盛开,感慨其美丽与高贵,试图表达自己对这一花卉的倾慕与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对权贵的渴望。

诗歌鉴赏:

《牡丹》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牡丹的高贵与优雅。诗歌的开篇就设定了牡丹的地位:“天然贵格镇群芳”,让人感受到她在百花丛中无与伦比的气质。接着,诗人通过“细雨丛中试宝妆”的描写,展现了牡丹在细雨中绽放的柔美与娇媚,仿佛在为自己轻轻妆扮。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也让观者对牡丹的美感到一种亲切的向往。

诗中“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一句,表现了牡丹渴望与其他花卉一争高下的豪情,生动地传达出一种竞争与共生的关系。而后半部分“玉阑倚困娇无力,金鸭沉烟不敢香”则通过对比,表达了牡丹在美丽之外的无奈与柔弱,似乎在诉说一种孤独感与自我怀疑。

结尾处,诗人提到“可惜承恩亭北赋,苦无妙语告君王”,表现出诗人对表达美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的期待与对自身才华的自省。这种诗情画意与社会关怀的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牡丹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对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然贵格镇群芳:形容牡丹的自然高贵气质,使它在百花中占据主导地位。
  2. 细雨丛中试宝妆:在细雨中,牡丹似乎在试图展现自己的美丽。
  3. 肯与乱红争国色:牡丹愿意与其他花朵竞争美丽之色。
  4. 甘同柔绿挽春光:愿意与柔和的春色共生。
  5. 玉阑倚困娇无力:在玉色的栏杆旁,牡丹显得娇弱而无力。
  6. 金鸭沉烟不敢香:比喻牡丹在烟雾中不敢展现自己芬芳的香气。
  7. 可惜承恩亭北赋:诗人遗憾在承恩亭北写下此诗。
  8. 苦无妙语告君王:感到自己没有好词句向君王诉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鸭沉烟”,将牡丹比作金色的鸭子,形象生动。
  • 拟人:“试宝妆”赋予牡丹以人的情感,描绘其娇羞之态。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如“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同时透过牡丹的高贵与娇弱,反映出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自身表达的无奈,主题深刻而富有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高贵、美丽与富贵。
  • 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 玉阑:象征着高贵的品位与环境。
  • 金鸭:象征着珍贵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牡丹的赞美
    • C. 对花朵的竞争
  2. “玉阑倚困娇无力”中“倚”字的意思是?

    • A. 依赖
    • B. 靠着
    • C. 支撑
  3. 诗中提到的“承恩亭”是指?

    • A. 一处名胜古迹
    • B. 一位皇帝的名字
    • C. 一种花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 李白《月下独酌》:更注重于个人情感与孤独的表现,虽然主题均为自然,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关于宋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笛 晚港 柳桥 将赴凌江留别孟郁二首 其二 将赴凌江留别孟郁二首 其一 韩孟郁载酒 度岭谒曲江庙 幸鲁恭纪 子规啼 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威恩并行 手锣 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剑树刀山 文溯阁 首字旁的字 深山长谷 兵不接刃 文工 饮食起居 立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口字旁的字 牲俎 进可替否 包含聚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