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39
天然贵格镇群芳,
细雨丛中试宝妆。
肯与乱红争国色,
甘同柔绿挽春光。
玉阑倚困娇无力,
金鸭沉烟不敢香。
可惜承恩亭北赋,
苦无妙语告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像是镇守万花的女王。在细雨中,它试着展现自己的美丽,愿意与纷飞的花瓣争夺国色,也甘心与柔和的绿意一起迎接春天。它倚靠在玉阑干上,显得无力而娇弱,又像金色的鸭子在烟雾中隐匿,不敢散发香气。可惜在承恩亭北写下这首诗,却苦于没有好的词句来向君王诉说。
施枢,字子文,号惟斋,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和花卉为题材,深受当时文人喜爱。他的作品在描绘诗意美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施枢对牡丹的赞美之际,正值春季,诗人目睹牡丹盛开,感慨其美丽与高贵,试图表达自己对这一花卉的倾慕与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对权贵的渴望。
《牡丹》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牡丹的高贵与优雅。诗歌的开篇就设定了牡丹的地位:“天然贵格镇群芳”,让人感受到她在百花丛中无与伦比的气质。接着,诗人通过“细雨丛中试宝妆”的描写,展现了牡丹在细雨中绽放的柔美与娇媚,仿佛在为自己轻轻妆扮。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也让观者对牡丹的美感到一种亲切的向往。
诗中“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一句,表现了牡丹渴望与其他花卉一争高下的豪情,生动地传达出一种竞争与共生的关系。而后半部分“玉阑倚困娇无力,金鸭沉烟不敢香”则通过对比,表达了牡丹在美丽之外的无奈与柔弱,似乎在诉说一种孤独感与自我怀疑。
结尾处,诗人提到“可惜承恩亭北赋,苦无妙语告君王”,表现出诗人对表达美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的期待与对自身才华的自省。这种诗情画意与社会关怀的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牡丹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对美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同时透过牡丹的高贵与娇弱,反映出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自身表达的无奈,主题深刻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玉阑倚困娇无力”中“倚”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承恩亭”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