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访矿坑老僧

《访矿坑老僧》

时间: 2025-08-07 05:45:01

诗句

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

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

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

瘼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5:45:01

原文展示:

访矿坑老僧
作者: 梅尧臣〔宋代〕

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
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
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
瘼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深山矿坑中的老僧,诗人前去拜访他。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山中,没有外界的纷扰,老僧日复一日地享受着潺潺流水的声音。他坐在树间的石头上,认真耕作溪边的田地。老僧与诗人谈论南国的事情,吟咏云彩的诗篇。他虽醉心于诗酒,却不以陶渊明的贤德自居。


注释:

  • 潺湲:潺潺流水声,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 趺坐:盘腿坐,指静坐的姿势。
  • 力耕:用力耕作,表示老僧勤劳的耕作态度。
  • 解言:讲述、谈论。
  • 南国事:指南方的事情,可能涉及风土人情或历史。
  • 碧云篇:指美丽的关于云的诗歌。
  • 瘼贳:贳是借的意思,瘼是指身体有缺陷,这里可能是指老僧的身体状况。
  • 陶令: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和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风格清新自然。梅尧臣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带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

《访矿坑老僧》是梅尧臣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追求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受当时社会动荡影响,诗人向往简单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寄情于自然,展现了对于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僧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安详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山深无外事”,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宁静和隔绝尘世的气息,仿佛进入了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接着通过“日夕爱潺湲”,描绘了老僧日常生活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潺潺的流水声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带来无限的宁静与愉悦。

“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则体现了老僧的生活态度,既有静坐的冥思,又有勤劳的耕作,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则引导出老僧的才智与见识,他不仅关心南方的时事,还能吟咏美丽的诗篇,显示出他虽隐居但不失文化修养的形象。最后一句“瘼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则表达了老僧对自己身份的谦卑,不愿自比陶渊明,彰显了老僧的真实与自知之明。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使读者不禁向往那种简单而真实的隐居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深无外事:山中深处,没有外面的事务干扰,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
  2. 日夕爱潺湲:日复一日,老僧享受着流水的声音,展现出宁静的生活情境。
  3. 趺坐树间石:老僧坐在树间的石头上,象征着他与自然的融合。
  4. 力耕溪上田:老僧努力耕作溪边的田地,体现出他勤劳的品质。
  5. 解言南国事:老僧与人谈论南方的事情,表明他关心社会,虽隐居却不失对世界的关注。
  6. 能咏碧云篇:老僧擅长吟咏云的诗篇,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文化修养。
  7. 瘼贳远公酒:老僧若有所失,或许身体有缺陷,但仍然享受美酒。
  8. 余非陶令贤:老僧谦逊,不愿自比陶渊明,反映出他真实的自我认知。

修辞手法: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比如“趺坐”和“力耕”形成了静与动的对比,表现出老僧的生活方式。诗中还有比喻,如“碧云篇”象征着美好的诗歌和文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体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老僧的智慧和谦逊。诗人通过老僧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隐逸与宁静。
  2. :象征生命与流动,带来宁静的声音。
  3. :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延续。
  4. :象征稳重与持久。
  5. :象征劳动与生活的基础。
  6. :象征享乐与文化的交流。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老僧坐在哪里?

    • A. 溪边
    • B. 树间石
    • C. 房间
    • D. 山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老僧爱听____的声音。

  3. 判断题:老僧自比陶渊明。(对/错)

答案:

  1. B
  2. 潺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隐逸的理想生活,强调与世隔绝的美好。
  • 《鹿柴》:王维的作品也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的内心和谐,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 酒边呈张景纯 清明 题吴实齐北山别业 吟边 漫述 秋怀 约王琴外不来舟中偶成 对镜 明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浓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偏枉 班师振旅 包含缣的词语有哪些 弹片 妖变 包含载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近日点 富堪敌国 朝施暮戮 进表 羽字旁的字 鞍马劳神 横恩滥赏 言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