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45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在高大的树木下,柴门被阴影笼罩,青苔映照着落日的余晖。
我挑着锄头在山月升起时回家,沿着小路寻觅着微弱的野烟。
一位老者扶着小孩在望着远方,瘦弱的牛带着小犊子归来。
灯下的饭菜又有什么呢?只有白薤在露水中显得肥美。
此诗虽然没有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农村生活,表现了农家宁静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雪渔,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和咏物诗闻名,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宋代经济繁荣,农业发展。梅尧臣在这个背景下,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田园宁静、自然和谐的向往。
《田家》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恬淡。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高大的树木与青苔的搭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荷锄山月上”则展示了农人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辛勤耕作后的归属感。
诗中通过老者与小孩的描写,突显了家庭的温暖和代际传承的情感。瘦牛带着小犊子回家,体现了农家的朴实和生机,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点滴。最后一句“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则以朴素的食物反映出农家的简单与满足,表达了对乡土情怀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清晰,充满了田园的生机与宁静,给人以亲切感和向往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家庭和田园宁静的热爱,反映了人们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中的“白薤”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景色,但更富有哲理与禅意;而梅尧臣的《田家》则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温馨与朴实。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梅尧臣的《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