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舌

《百舌》

时间: 2025-05-11 08:32:26

诗句

天窗明未明,飒飒过微雨。

已闻高树头,百舌间关话。

幽人枕上听不听,变尽春声始飞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32:26

原文展示

天窗明未明,飒飒过微雨。
已闻高树头,百舌间关话。
幽人枕上听不听,变尽春声始飞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微微的细雨轻轻飘落。树梢上,百舌鸟在欢快地鸣叫。幽居的人在床上听着这声音,心中是否有所感受呢?春天的气息随着这些声音渐渐远去。

注释

  • 天窗:天色、天空的意思。
  • 飒飒:形容风声或雨声,轻快的样子。
  • 百舌:指百舌鸟,因其能模仿各种鸟鸣而得名。
  • 幽人:隐居在山林或远离尘世的人。
  • 春声:指春天的声音,象征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典故解析

“百舌”是指一种能够模仿人声和其他鸟鸣的鸟类,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古代诗词中,鸟鸣常常用于表达春天的到来和人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香山,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沉思。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体现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百舌》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天窗明未明”,用“未明”二字,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显示出春日清晨的迷人景象。接着“飒飒过微雨”,描绘出微雨轻盈的感觉,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中“已闻高树头,百舌间关话”,通过鸟鸣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声音,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最后一句“幽人枕上听不听,变尽春声始飞去”,则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即使身处静谧的环境,外界的变化依然在影响着内心的感受。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窗明未明:描绘早晨时分,天色尚未完全亮起的情景。
  2. 飒飒过微雨:细雨轻轻飘落,风声阵阵,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3. 已闻高树头:诗人已经听到树梢上鸟儿的鸣叫。
  4. 百舌间关话:百舌鸟在高树上欢快地交谈,象征春天的生机。
  5. 幽人枕上听不听:隐居者在床上,是否听到这春天的声音。
  6. 变尽春声始飞去:随着鸟鸣,春天的气息逐渐远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鸣比作“间关话”,赋予了鸟儿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首尾呼应,形成了整齐的结构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窗:象征光明和希望。
  • 微雨:象征春天的柔和和生命的滋润。
  • 百舌: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幽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窗明未明”的意思是: A) 天色完全明亮
    B) 天色尚未明亮
    C) 天色很暗
    D) 天色模糊

  2. “百舌间关话”中的“百舌”指的是: A) 一种鱼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D) 一种虫

  3. 诗中提到的“幽人”最可能指的是: A) 城市居民
    B) 隐居的人
    C) 富有的人
    D) 忙碌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梅尧臣的《百舌》更侧重于鸟鸣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沉醉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中好 其二 别意 闲中好 其一 别意 明月斜 夜坐 送考订朱夫子赴天台 次郑司训写怀韵 西山翠岩联句 滕王阁春日晚眺 师道 秦人洞 龙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榼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嫂的词语有哪些 素餐尸位 弃好背盟 自字旁的字 标颖 立字旁的字 从孙 檋竿 骨字旁的字 包含杆的词语有哪些 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趋逐耆 谷字旁的字 万无一失 鼓角齐鸣 致果 岳岳磊磊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