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51
济胜芒鞋健,穷幽古洞探。
奇松穿石罅,绝壁插精蓝。
钟鼓诸天静,风云半岭含。
萧然尘世外,应愧此瞿昙。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穿着轻便的鞋子,勇敢地深入幽深的古洞探险。奇特的松树从石缝中生长出来,陡峭的悬崖上插着蓝天。钟声和鼓声在空中回荡,天地之间显得格外宁静,山岭间的风云似乎都包含了无尽的风情。在这样的境地中,诗人感到与世无争,唯有对佛教的伟大精神感到愧疚。
王顼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人可能在一次游历中,深入山洞,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内心的宁静,从而产生了这首诗。此时的社会环境也使得诗人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向往一种超脱的生活。
这首《宝珠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得到的启发与宁静。首句以“济胜芒鞋健”开篇,带出一种轻松的探险气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无畏与奔放。接下来的“穷幽古洞探”则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探索精神,展现了对自然幽深之美的追求。
“奇松穿石罅,绝壁插精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奇松的坚韧与绝壁的险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奇特与壮丽。同时,蓝天的清澈更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超脱的色彩,隐喻着诗人心灵的向往。
“钟鼓诸天静,风云半岭含”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钟鼓声回荡在空中,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此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尘世的喧嚣与自身的平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心灵得以升华。
最后一句“萧然尘世外,应愧此瞿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也流露出对佛教思想的敬仰,似乎是在自我反省与觉悟的路上,激发出更深层次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同时向往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传递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佛教哲理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芒鞋”指的是什么?
A. 厚重的靴子
B. 轻便的草鞋
C. 高跟鞋
D. 靴子
“钟鼓诸天静”中的“钟鼓”象征什么?
A. 喧闹的生活
B. 宁静的氛围
C. 斗争
D. 忧伤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超脱
C. 忍辱负重
D. 不屑一顾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超脱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营造宁静的氛围,而王顼龄则在探险与思考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王维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隐逸的情怀,而王顼龄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觉悟和对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