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8:07
紫芝别我天台去,翁十深山自结茅。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
紫芝已经离开我前往天台山,而那位老翁在深山中独自建茅屋。只看到春天的愁苦随着日子渐渐加长,不知道庭院的树叶遮蔽了鸟儿的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紫芝”指的是赵紫芝,可能是诗人的友人或老师,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惋惜。天台及深山则暗示了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对友人的离去感到孤独与愁苦。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工诗词,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赵紫芝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怀赵紫芝翁灵舒》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对紫芝离去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在深山中孤独的心情。首句“紫芝别我天台去”,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翁十深山自结茅”则描绘了老翁在深山中隐居的情景,与紫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但见春愁随日长”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愁苦,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因离别而变得忧伤。最后一句“不知庭叶蔽禽巢”则用自然景象来映衬诗人的心境,庭院中的树叶遮住了鸟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使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春天的愁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芝”指的是谁?
A. 诗人的老师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父亲
D. 诗人的兄弟
诗中隐喻“春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忧伤
C. 春天的希望
D. 春天的温暖
诗中“翁十深山自结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旅行的渴望
D. 对友人的依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徐照的《怀赵紫芝翁灵舒》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徐照的诗更强调对友人的思念,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士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