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9:22
作者: 徐照 〔宋代〕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看不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的原野刚刚雨过天晴。
随着时光的推移,眼前的景色各有不同,自然的风物让我的诗句变得清新。
站久了,飞散的云朵消失不见,身处高处,感觉与鸟儿齐平。
那高耸的石峰究竟在哪里呢?归家的思绪忽然涌上心头。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士人追求的“隐逸”精神相契合。诗中隐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索,尤其是在“归思”的表达上,折射出诗人对故乡与归属的情感。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季野,号云峰,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净光山时,受山中清新景色和内心思绪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
本诗以其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开篇以“日东上”与“西原雨”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与心境的波动,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一句,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视野与心境,站在高处,仿佛与飞鸟平齐,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理想和对自由的向往。然而,在这份自由的背后,诗人又生出对故乡与归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游子游历他乡后的内心惶恐与归属感的缺失。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清晰而富有层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景物的描绘,也有对内心的感悟,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游子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西原雨一晴”中的“晴”表示什么?
a) 太阳
b) 明亮的天气
c) 清新的气息
d) 远方的山
诗人站在高处时,感受到的情景是什么?
a) 自由与孤独
b) 热闹与喧嚣
c) 迷茫与无助
d) 归属与温暖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的渴望
c) 对城市的批判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对徐照的《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