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7:56
挽陈西老母
作者:徐照 〔宋代〕
夫人年八十,头发未如银。
有子缘能孝,居家不似贫。
案头经尚在,箱内药初陈。
至日西门外,无非送葬人。
这位母亲年已八十,头发仍然没有变白。
她的儿子之所以孝顺,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并不贫困。
桌上的经书依然摆在那里,箱子里的药物刚刚备齐。
到了出殡的那一天,西门外来送葬的人络绎不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使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孝道文化的普遍性,强调家庭的和睦与孝顺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徐照,字仲明,号文轩,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和写景见长,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和家庭伦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照对陈西老母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老母的敬仰与哀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和家庭关系的温暖。
《挽陈西老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诗中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深刻体现了孝道这一传统美德。诗的开头以“夫人年八十”引入,立刻勾勒出老母亲的形象,接着提到她的头发没有变白,暗示她的身体尚且硬朗,令人倍感惋惜。接下来的“有子缘能孝”,则强调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这在古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
“案头经尚在,箱内药初陈”一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怀。经书象征着文化和教育,而药物则暗示着对母亲健康的关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一句“至日西门外,无非送葬人”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人们对逝者的哀悼,以及生离死别的无奈。整首诗在简单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生命的尊重,也有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古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母亲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孝道的崇高敬意,反映出家族关系的温暖与社会伦理的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传达出对家庭温情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和亲情的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母亲的年纪是多少?
诗中提到母亲的头发状态是?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徐照的《挽陈西老母》更注重家庭伦理与孝道,表达了对亲情的直接关怀,而李白则更多地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一种更为广阔的思考。两者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