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5:37
杀傅囚师不敢言,奸人致意遂昏昏。明经洁行人如梦,莫把优游议孝元。
杀害师傅、囚禁老师,却不敢直言;奸诈之人得逞,使得局势混乱。那些明经洁行的人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要用优游的态度来议论孝元帝。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该诗可能创作于某个政治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同情。
该诗可能是在某个政治迫害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正直人士的同情和对奸诈之人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正直与奸诈、清明与昏暗的冲突。首句“杀傅囚师不敢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氛围,正直之士受到迫害却不敢发声。次句“奸人致意遂昏昏”则进一步描绘了奸诈之人得逞后的混乱局面。后两句“明经洁行人如梦,莫把优游议孝元”则表达了对正直人士的同情和对轻浮议论的批评,呼吁人们不要对严肃的政治问题采取轻率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诗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人士的同情和对奸诈之人的批判,呼吁人们不要对严肃的政治问题采取轻率的态度。
诗中“杀傅囚师不敢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 政治迫害 B. 社会和谐 C. 经济发展 D. 文化繁荣
“奸人致意遂昏昏”中的“昏昏”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混乱 C. 清晰 D. 平静
诗中“明经洁行人如梦”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人士的什么态度? A. 赞赏 B. 同情 C. 批评 D. 忽视
“莫把优游议孝元”中的“优游”指的是什么态度? A. 严肃 B. 轻率 C. 认真 D. 慎重
答案:1. A 2. B 3. B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