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8:18
原文展示:
旦气诗 陈普 〔宋代〕
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 主人莫知乡,奴隶窃权柄。 不能巍巍莅,惟听纷纷命。 是非既昧瞀,操执岂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 一柱一柔弱,四维俱不竞。 循兹不回首,安得逃禽行。 为人自暴弃,造化德独盛。 纳日息万物,停止吾视听。 魂归魄不安,灵根复凝定。 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 五更号群鸡,陡然得大庆。 熹微一隙开,洞达八荒圣。 天地顿轩豁,百度亦饾饤。 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审订。 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 晦以养其明,止以茁其莹。 此而不接续,诚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气息如同大雾,蒙蔽了我的明镜。 主人不知所措,奴隶窃取了权力。 不能庄严地统治,只能听从纷乱的命令。 是非已经混淆,操持岂能中正。 不仅裁决偏颇,尤其苦于怠惰的病态。 一根柱子柔弱,四维都无力竞争。 沿着这条路不回头,怎能逃脱禽兽的行为。 为人自暴自弃,造化的德行却独盛。 收纳日光使万物休息,停止我的视听。 魂归魄不安,灵根再次凝定。 潜龙盘踞深渊,不灭飞腾的本性。 五更时分群鸡鸣叫,陡然得到大庆。 微光一隙开启,洞达八荒的圣明。 天地顿时开阔,百事也显得琐碎。 昨日的错误都清晰,今日的是非足可审订。 才知道天对于人,父母也不足以并列。 晦暗是为了养其光明,停止是为了茁壮其晶莹。 如果不持续这样做,确实犯了不恭敬的命令。 功夫知道如何,焚香且虔诚敬拜。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关注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和个人修养不足的忧虑,呼吁人们回归正道,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混乱和个人修养不足的深刻忧虑。诗中,“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形象地描绘了社会混乱对人们心智的蒙蔽。“主人莫知乡,奴隶窃权柄”揭示了权力被滥用的情况。“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则象征了隐居的贤人,他们虽隐居但仍有飞腾的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呼吁人们回归正道,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以应对社会政治的混乱。通过对比社会现状和个人修养,作者表达了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持续努力和虔诚敬拜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中的“大雾”比喻什么? A. 社会混乱 B. 天气变化 C. 个人困惑 D. 自然现象
诗中“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中的“潜龙”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贤人 B. 普通的龙 C. 隐居的普通人 D. 隐居的动物
诗中“五更号群鸡,陡然得大庆”中的“五更号群鸡”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结束 C. 混乱 D. 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