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

时间: 2025-05-06 19:22:10

诗句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

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2:10

原文展示: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
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知多少年以前,某位高僧手持锡杖,在这清甜的泉水边开凿而成,天命将这深邃的泉水赐予了这座庵堂。金色的蜻蜓在万枝繁茂的树影中游荡,我特意为你写下这首诗,题赠于菊花潭。

注释:

  • 锡杖:一种僧侣手持的法杖,象征尊贵和智慧。
  • :开凿、砍伐的意思。
  • 清甘:清澈而甘甜的泉水。
  • 天遣:天所派遣,意指上天所赐。
  • 深源:深邃的泉源。
  • :庵堂,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 金魇:金色的蜻蜓,形容蜻蜓在阳光下的美丽。
  • 浮倒影:在水面上漂浮的倒影。
  • 菊花潭:潭水中盛开的菊花,象征清雅与高洁。

典故解析:

“菊花潭”可能与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提到的菊花有关,陶渊明以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与淡泊,表现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善于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与友人游览寿泉之际,提及去年的游玩经历,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寿泉的自然景观及与友人共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首句“何年锡杖斫清甘”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充满了神秘感,唤起读者对泉水来源的好奇。接下来的“天遣深源寿此庵”则揭示了泉水的神圣与不可思议,仿佛暗示着这片净土是上天的恩赐。后两句则通过“金魇万枝浮倒影”描绘了蜻蜓在水面上游荡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活力。而最后一句“为君题作菊花潭”,不仅为友人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年锡杖斫清甘:诗人追溯泉水的来源,不禁想起那位高僧用锡杖开凿泉水的情景,表明泉水的清甜与历史的悠久。
  2. 天遣深源寿此庵:泉水被天所赐,表明这处庵堂的圣洁与独特,似乎是上天的恩惠。
  3. 金魇万枝浮倒影:描绘蜻蜓在树影中的优美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
  4. 为君题作菊花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与思念,语言简洁却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蜻蜓比作金色的魇,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结构上都很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思,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锡杖:象征智慧和尊贵,代表僧人的身份。
  • 清甘:象征纯洁与美好,表达对泉水的赞美。
  • 菊花:象征高洁与隐逸生活,传达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锡杖”代表什么? A. 书法工具
    B. 僧侣的法杖
    C. 农具

  2. “金魇万枝浮倒影”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风景如画
    B. 蜻蜓在水面上的影子
    C. 树木的倒影

  3. 诗中提到的“菊花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隐逸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反映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两者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侧重于友谊的情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隐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棹歌行 入若邪溪诗 入若耶溪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 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 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 更漏子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题汪水云诗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腐索捍马 隆洽 角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漏尽钟鸣 男妾 昧结尾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海立云垂 酒董 百般抚慰 非字旁的字 精密 图结尾的成语 高门大族 矜泰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