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4:13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
范成大
年丰方共庆,岁晚客他之。
吏事朝还暮,人生合复离。
江山残梦破,风月片帆移。
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
丰收的年头大家欢庆,但到了年末却要送客离去。
公事总是在早晨处理到傍晚,人生本就充满了相聚与分离。
江山的美好梦境已破灭,风月下的独行帆舟已随风飘移。
再见时我已衰老,像桑树和榆树一样,只剩下茧丝缠绕。
“桑榆”原指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比喻人到晚年时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中,桑榆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老去的感慨与无奈。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梅溪,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岁末,正值朋友间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表现了范成大对人生聚散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年丰”的欢庆开篇,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美好画面,但随即转入“岁晚客他之”,突显出即将到来的分离与伤感。这里的“年丰”与“岁晚”形成鲜明对比,构建出一种短暂的幸福与不可避免的离别之间的张力。
“吏事朝还暮,人生合复离”两句,生动描绘了日常公务的繁忙与生活的无常,暗示着人生如同潮起潮落,难以把握。接下来的“江山残梦破,风月片帆移”,诗人以江山的破灭和孤舟的漂移比喻理想的破灭与孤独的旅途,情感愈加沉重而深刻。
最后两句“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悲观,诗人通过“桑榆”隐喻衰老,表现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离别的愁绪中,呈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无力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聚散离合的哲理。诗人在欢庆与离别之间,传达出对理想破灭与未来无奈的深思,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岁晚客他之”意指什么?
“江山残梦破”中的“江山”指代什么?
诗人用“桑榆”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强调享乐与豪放,而范成大则更为沉静、内省,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