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2:11
乞笋於廖宣叔颂
作者: 黄庭坚
龙蜕骨,掉苍尾。
余戢戢,漫蛇虺。
弃雨中,心烂死。
携长鑱,戴篢子。
可尽髠,馘左耳。
我向廖宣叔乞求竹笋。
龙蜕下的骨头,掉落着苍白的尾巴。
我心里焦虑不安,像漫游的蛇和虺。
在雨中抛弃,心情如同烂透了。
手中拿着长长的锄头,头上戴着笠帽。
可以削减发髻,割掉左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情绪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思想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奔放。
创作背景:
《乞笋於廖宣叔颂》写于黄庭坚晚年的生活困境中,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
《乞笋於廖宣叔颂》是一首表现黄庭坚内心矛盾与困惑的作品。全诗通过对竹笋的乞求,隐喻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龙蜕骨,掉苍尾”象征着失去与变迁,显示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戢戢”的心情则表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与压抑。
在雨中抛弃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正如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伴随而来。他手持长鑱,戴着斗笠的形象,既是一种农人的姿态,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这种对比揭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歌不仅仅是对物质的乞求,更是对精神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渴望简单生活与面对现实困境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生活压力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龙蜕骨,掉苍尾”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去与变迁
B. 喜悦与满足
C. 旅行与冒险
答案:A
“携长鑱,戴篢子”中的“长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农具
C. 一种装饰品
答案:B
诗人向谁乞求竹笋?
A. 自己
B. 廖宣叔
C. 朋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