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2:14
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拘官囚。
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
富贵什么时候才能让骷髅得到滋润呢?
那些守财奴与被拘禁的官员一样,都是苦苦挣扎。
太医(名医)看得清人间的病痛,
安乐与延年就可以安心过日子,一切都可以放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他的诗词以清新、俊逸著称,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庭坚个人的经历及当时社会风气有关。宋代士人面对富贵与权势的诱惑,许多人沉迷于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生命的意义。诗人在此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了黄庭坚对人生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富贵何时润髑髅”,以问句引入,表明生者对财富的追求与死后无益的对比,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无奈与思考。接着,诗人提到“守钱奴与拘官囚”,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类人:一方面是贪恋金钱的人,另一方面是失去自由的官员。两者的命运皆是受困于世俗的束缚。最后一句“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则转向对生命的希望,强调医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寓意寻找内心的安乐与长久的幸福。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对富贵与死亡的对比,揭示了物质生活的无常与内心安宁的重要,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守钱奴”指的是哪类人?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黄庭坚的诗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反思,陶渊明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都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