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9:33
晨色动征衣。疏钟隔翠微。小蓬莱烟树高低。潮去潮来吴越恨,江上月,故依依。人老昔游非。愁多春梦稀。旧相思重见无期。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
晨曦中,我的征衣微微摇动,远处的钟声与翠绿的山影隔着一段距离。小蓬莱的烟雾笼罩着高低不平的树木。潮水一去一来,吴越之地的遗恨依然存在,江面上的明月让人感到依依不舍。人老了,曾经的游历已成往事。愁苦增多,春天的梦境变得稀少。旧时的相思再也无期重见。苏小门前的杨柳树,应该折断那最高的枝条。
邵亨贞(约1280年-约1340年)是元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末期,成长于元初。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邵亨贞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是元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深切感受,通过江南美景反映了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愁苦。
本诗通过晨色、江潮、月光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清晨。开篇的“晨色动征衣”便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的“疏钟隔翠微”则让人感受到远方的宁静与孤独。小蓬莱的描写则增添了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中,既美好又令人惆怅。
“潮去潮来吴越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恩怨的感慨,似乎潮水的起伏象征着人间情感的波动。江上的明月勾起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让人心生依依不舍的情感。后半部分,诗人感叹人老,昔日的游历已成往事,愁苦与春梦的稀少则反映出心灵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无奈。
最后一句“应折断最高枝”,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诗人对失去的痛惜与对未来的无奈,表达了对旧时光的难以割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旧与愁苦。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愁苦,折射出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晨色动征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潮去潮来吴越恨”中的“吴越”指的是?
诗中“应折断最高枝”象征着什么?
邵亨贞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诸多相似,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个人情感,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无奈,二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