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54
灯燄似凝脂。红心草恐非。幂烟煤一样迷离。照得空庭都四彻,原不藉蜡成堆。影隔便难知。光留许众窥。也曾看镜里蛾眉。窗外北风冰正冱,只微火转凄其。
灯光如同凝固的脂肪,红心草的颜色恐怕不是那样。烟雾缭绕,煤火一样朦胧迷离,照亮了空荡的庭院,根本不需要蜡烛堆积成堆。影子隔着光线便难以辨认,光影留给众人窥视。也曾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如蛾眉般的面容。窗外北风凛冽,寒气逼人,火光微弱,令人感到凄凉。
庄棫,清代诗人,代表了清代文人的一种风格,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庄棫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此诗产生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灯光与北风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唐多令》是一首通过细腻意象展现情感的词作。诗中开头描绘了灯光的柔和,似乎是在传达一种温暖的气氛。然而,随即转入对红心草的质疑,暗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接下来的“幂烟煤一样迷离”,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朦胧感,造成一种不确定的情绪。诗人通过对光影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隔绝感,仿佛在说即使有光明,却依然难以看到真实的自我。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镜里蛾眉”的意象,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反观的复杂心情,而窗外的北风和微弱的火光则象征着外界的严酷与内心的凄凉。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既有对温暖的渴望,也有对寒冷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虽短,但意蕴深远,展现了庄棫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生命反思。
选择题: 诗中“影隔便难知”意指什么?
A. 光线太亮
B. 影子难以辨认
C. 人太多
填空题: “窗外北风冰正冱,只微火转__。”
判断题: 诗中的红心草象征诗人的内心安宁。 (对/错)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相比,庄棫的《唐多令》更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辛弃疾则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更细腻,后者则更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