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唐多令

《唐多令》

时间: 2025-05-02 05:31:07

诗句

柳影蘸芳洲。

珠帘半上钩。

把璚箫吹向小红楼。

燕子不知兴废事,漫相对,话春愁。

江上锦帆收。

花空烟水流。

南朝旧梦付闲鸥。

第四桥边还载酒,总孤负,少年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1:07

原文展示:

柳影蘸芳洲。珠帘半上钩。
把璚箫吹向小红楼。
燕子不知兴废事,漫相对,话春愁。
江上锦帆收。花空烟水流。
南朝旧梦付闲鸥。
第四桥边还载酒,总孤负,少年游。

白话文翻译:

柳影洒在芳草洲上,珠帘轻轻挂起一半。
我用璚箫在小红楼前吹奏,
燕子对兴衰之事毫无所知,任由它们在那里相对,聊着春天的忧愁。
江面上锦帆已收,花影在烟水中流淌。
南朝的旧梦已随闲鸥而去。
在第四桥边我还在饮酒,最终却辜负了少年时光的游乐。

注释:

  • 柳影:柳树的影子,象征柔美的春景。
  • 芳洲:芳草洲,指繁花似锦的草地。
  • 珠帘:指用珠子编织的帘子,形容华美的环境。
  • 璚箫:一种古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小红楼: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象征着美好而富有情感的回忆。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江上锦帆:指船只,可能暗喻旅行或人生的经历。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象征过往的繁华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1640-1716),字惟贤,号静庵,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他的诗风以清新雅致著称,作品涉及山水、花鸟等题材,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思考。

创作背景:

《唐多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美好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

诗歌鉴赏:

《唐多令》以鲜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人们的内心愁绪。从“柳影蘸芳洲”到“江上锦帆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柳树的影子洒在芳草洲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珠帘半上钩”则暗示着一种美丽与神秘,似乎在召唤着什么。

在情感层面,诗人以燕子为媒介,通过它们对兴废无知的态度,传达了一种对春愁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江水流转,锦帆收起,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过往的旧梦已成泡影。

诗的结尾“第四桥边还载酒,总孤负,少年游”更是点出了主题:尽管饮酒作乐,但最终却辜负了年少的美好时光。这种情感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也引发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影蘸芳洲:柳树的影子轻轻洒落在芳草洲上,渲染出春天的气息。
  2. 珠帘半上钩:珠帘轻轻挂起,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暗示着美好的景象。
  3. 把璚箫吹向小红楼:用璚箫吹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燕子不知兴废事:燕子对人间事物无所知,象征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5. 漫相对,话春愁:燕子相对而坐,闲聊着春天的愁苦。
  6. 江上锦帆收:江面上的船只已收帆,象征着旅途的结束与现实的回归。
  7. 花空烟水流:花影在烟水中飘流,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早已逝去。
  8. 南朝旧梦付闲鸥:南朝的旧梦已随闲鸥而去,表明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9. 第四桥边还载酒:在第四桥边饮酒,表现出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
  10. 总孤负,少年游:最终却辜负了年轻时的游乐,感慨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影: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珠帘:代表美好的环境与情感。
  • 燕子:寓意生机与无忧的生活。
  • 锦帆:象征旅途与人生经历。
  • 南朝:代表历史的繁华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影蘸芳洲”中“柳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春天的气息
    C. 悲伤的情感

  2. 诗中提到的“燕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无忧无虑
    C. 失落

  3. “第四桥边还载酒”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享受生活
    B. 感到孤独
    C. 怀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虑。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描绘春天景象与人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均体现了对故乡与过往的思念,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易顺鼎则更多表达对青春的惋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易顺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多令及其诗歌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安丰道中 次韵徐伯远木芙蓉 西江月·北陆藏冰欲竟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时雨二绝和赵积中韵 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缃緑 包含馈的词语有哪些 时谷 温文尔雅 传道授业 麻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沉吟章句 满床叠笏 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身 入坐 包含豪的词语有哪些 捂眼儿 欠字旁的字 废然而返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