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39
同弱翁登华盖山资福寺
山路日日霁,已知秋色微。
薄云归岭去,落叶到江飞。
灵迹何时閟,故人此会稀。
下方城郭里,秋望入云扉。
在山路上,天气每天都晴朗,我已察觉到秋天的气息渐渐显现。薄云飘向远山,落叶随风飘向江面。那灵异的踪迹何时才会再现?旧友相聚的机会却是如此稀少。远处的城郭中,眺望秋天的景色,仿佛要透过云层进入更深的天地。
“灵迹何时閟”可理解为对隐士或高人隐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故人此会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相聚机会的珍惜,体现了古人重视友情的情感。
作者介绍:邢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作者与友人登山游玩,感受季节变迁,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怀念,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这首诗以山路的风景为背景,结合作者的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首句“山路日日霁”,描绘出山路晴朗的景象,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心境。随后的“已知秋色微”则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秋天的初现,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细腻的感受力。
“薄云归岭去,落叶到江飞”,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特点,薄云渐渐消散,落叶在江水上飘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接着“灵迹何时閟,故人此会稀”中,作者对灵异高人的向往与对故人的怀念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明作者对人世间友谊的珍视。
最后“下方城郭里,秋望入云扉”,将视野拉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城市的观察,也隐含了一种哲理层面的思考,仿佛在追问人生的意义。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是对情感、友谊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灵迹”)、拟人(“薄云归岭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霁”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灵迹”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