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4:22
班婕妤怨
作者: 阴铿 〔南北朝〕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
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
花月分牕进。迨草共阶生。
接泪衫前满。单瞑梦里惊。
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班婕妤的怨恨,因新宠光彩夺目,昔日的长信宫恩宠已然倾覆。
谁说诗书能够巧妙,反而变成了歌舞的轻浮。
花月的美景自窗前映入,草木在台阶间生长。
泪水湿满了衣襟,梦中独自惊醒。
可惜在秋天遇见扇子,何必再用“合欢”来命名?
此诗提到的“班婕妤”是汉朝著名的才女,因其才华出众而被宠爱,但最终因新宠的出现而被冷落。诗中提到的“长信”则是指她的昔日恩宠,体现出宫中权力更替的无情。整首诗反映了王朝更替带来的个人悲剧,揭示了权力与爱情的脆弱关系。
作者介绍:阴铿,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环境复杂。诗人通过班婕妤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班婕妤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班婕妤的遭遇,深刻地表现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脆弱与无奈。开头的“柏梁新宠盛”便点明了新宠的光彩夺目,而昔日的恩宠长信却早已倾覆,鲜明对比下,班婕妤的孤独与失落愈加显著。
诗中提到“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这句揭示了诗词的价值与现实的轻浮之间的矛盾,暗示着才华并不能保证爱情与地位的持久。接下来的“花月分牕进,迨草共阶生”描绘了一幅美丽却又孤寂的画面,花月映入窗前,但生活的琐碎却依旧存在,表现出班婕妤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直接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悲伤,合欢的象征意义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无常与哀伤,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伤,反映出权力与爱情的脆弱关系,以及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班婕妤怨的“新宠”指的是:
A. 新来的宠妃
B. 新的诗书
C. 新的花卉
D. 新的乐器
“谁谓诗书巧”中的“巧”是指:
A. 聪明
B. 精巧
C. 机灵
D. 聪慧
“可惜逢秋扇”的“秋扇”象征着:
A. 冷淡
B. 温暖
C. 喜悦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