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3:54
满江红(次吕居仁韵)
作者: 陈著 〔宋代〕
梦里京华,忽听得庭花遗曲。
到醒来愁满东风山屋。
春事已非空结绮,
晓班无分随群玉。
想天涯沦落杜秋娘,
攒眉绿。
谁能顾,荒芜菊。
谁能问,平安竹。
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
无可奈何天地隘,
只饶走得溪山足。
但逢人相问麦青青,
何时熟。
在梦中我回到了京城,突然听见庭院传来的悠扬乐曲。
醒来后却发现愁绪弥漫在东风的山屋中。
春天的情意已不再只是一场空幻的结局,
清晨的班驳光影也不能随群玉一样地分离。
想起那在天涯沦落的杜秋娘,
她眉头紧锁,愁苦满面。
有谁能关心,那荒凉的菊花?
又有谁能问询,那平安的竹子?
任凭时光流逝,一切都变得虚无与耻辱。
无可奈何天地狭隘,只能随意走动于山水之间。
但当有人问起麦子青青时,
我只能叹息:何时才能成熟?
陈著,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色与人事相结合来表达内心情感。
《满江红》创作于作者在山中隐居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纷扰的思考。
《满江红》一诗通过个体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以梦境引入,突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现实却是梦醒后的愁苦。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京华”、“庭花”,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惆怅。
诗人通过对杜秋娘的提及,表现了对失落与漂泊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的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以“荒芜菊”和“平安竹”来象征被忽视的美好与安宁,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力感。
在“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的阐述中,诗人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时间带走了青春和美好,留下的只是空虚与耻辱。最后,诗句“但逢人相问麦青青,何时熟”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敏感与反思,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令人沉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个人在时光流转中的孤独与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热爱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杜秋娘”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漂泊与失落
C. 事业成功
D. 荣华富贵
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是:
A. 满怀希望
B. 无奈与孤独
C. 欢欣鼓舞
D. 轻松自在
诗中提到的“荒芜菊”象征:
A. 春天的生机
B. 被忽视的美好
C. 奔放的情感
D. 繁华的生活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满江红》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