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03
原文展示: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白话文翻译:
在采石山头,秋天的月亮明亮照耀,姑熟堂下的秋水清澈见底。可恨的是世人都在追逐虚幻的月亮,为何偏偏误解并溺爱了先生(李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对时事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览采石山和姑熟堂时,感慨李白之死,以及世人对其的误解和过度崇拜,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采石山头秋月和姑熟堂下秋水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明亮的秋夜氛围。后两句则转向对李白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追逐虚幻、误解李白的遗憾。诗中“捉月”一词巧妙地比喻了世人的盲目追求,而“溺先生”则深刻地揭示了李白的悲剧命运和世人的误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李白及其时代的一种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对李白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盲目追求虚幻、误解历史人物的遗憾和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捉月”比喻什么? A. 追逐虚幻不实的事物 B. 捕捉月亮 C. 追求真理 D. 观赏月亮
“溺先生”指的是谁? A. 张舜民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同情和遗憾? A. 采石山头秋月明 B. 姑熟堂下秋水清 C. 可恨世人皆捉月 D. 如何偏解溺先生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