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

时间: 2025-07-31 01:20:35

诗句

峥嵘秋气动千崖。

川平晚照回。

小桥流水送吟鞋。

无人觉往来。

欹乱石,坐苍苔。

一杯复一杯。

田家次第有新醅。

黄花细细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20:35

原文展示

峥嵘秋气动千崖。川平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欹乱石,坐苍苔。一杯复一杯。田家次第有新醅。黄花细细开。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在巍峨的山崖间涌动,平静的河流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辉。小桥边,流水轻轻流淌,送走了我的吟唱鞋,周围无人察觉我的来去。倚靠着乱石,我坐在苍苔上,手中举起一杯又一杯。田间的酒逐渐酿成,新酒散发着清香,黄花也在细细地盛开。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险峻。
  • 秋气:秋天的气息,指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 川平:指河流平静,水面如镜。
  • 吟鞋:指吟诗时所穿的鞋子。
  • 欹乱石:倾斜的石头,通常指自然状态下的石块。
  • 苍苔:生长在石头上的青苔,象征宁静和古朴。
  • 新醅:新酿的酒。
  • 黄花细细开:指黄花在秋天绽放,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廷美,号天池,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清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创作于元代的一个秋天,诗人可能在游历山水间,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阮郎归》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峥嵘秋气动千崖”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展现了自然的伟岸与诗人面对自然的渺小。随着诗句的深入,川流的平静与夕阳的温暖,仿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和安详。

小桥流水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他在流动的水边吟唱,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无人觉往来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仿佛在说,无论我们在世间如何奔波,最终都难以被人察觉。

“田家次第有新醅”,这里不仅讲述了丰收的喜悦,更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黄花细细开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继续与希望的存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峥嵘秋气动千崖:描绘秋天的气息在山崖间涌动,展现出秋天的壮丽与气势。
  2. 川平晚照回:描述河水在夕阳下的平静,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3. 小桥流水送吟鞋:小桥和流水的环境中,诗人吟唱着,流动的水仿佛在送走他的吟鞋,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旅行。
  4. 无人觉往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
  5. 欹乱石,坐苍苔:坐在青苔上,感受自然的静谧与宁静,表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6. 一杯复一杯:饮酒的畅快,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7. 田家次第有新醅:乡间的田地逐渐酿成新酒,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8. 黄花细细开:秋天的黄花静静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小桥流水比作送别,暗示离别的情感。
  • 拟人:流水似乎在送走吟鞋,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欹乱石,坐苍苔”,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诗人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气:代表季节的变化,象征着成熟与思考。
  • 小桥流水:象征平静与安宁,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连接的纽带。
  • 苍苔:代表自然的包容与生机,暗示着生命的延续。
  • 黄花: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尽管时光流逝,依旧绽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川平晚照”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波涛汹涌
    • B. 平静安详
    • C. 落日余晖
    • D. 暴风骤雨
  2. 诗中“无人觉往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3. “田家次第有新醅”中“新醅”指的是什么?

    • A. 新粮食
    • B. 新酿的酒
    • C. 新鲜的果实
    • D. 新开的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同样以酒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人生哲学。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与本诗的孤寂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激荡,而元好问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表达孤独、自然与人情时所采用的不同视角与手法。元好问的作品更为细腻,李白则更为豪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去贤斋 听宋宗儒摘阮歌 又戏题下岩 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 翌日阻雨次前韵 重答 次韵清水岩 次韵师厚雨中昼寝忆江南饼麴酒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阮郎归(茶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调兵遣将 包含冷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狐疑不定 单耳刀的字 徽风 采字头的字 养济院 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军粮 摄空 飞盐 士字旁的字 一暝不视 望闻问切 不置褒贬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