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桃源洞

《桃源洞》

时间: 2025-04-30 12:09:26

诗句

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9:26

原文展示

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的向往与迷茫。作者不懂通往桃源的道路,问舟上的人,舟人指向了故乡的山。白色的鸥鸟在秋水之外飞翔,黄叶在夕阳的照耀下飘落。尘世的境界原本虚幻,渔夫的事务可以被忽略。在这个清净的时刻,城市的喧嚣与竞争让人更想念那洞门之内的宁静。

注释

  •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世外桃源,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舟人:指在水上行船的人,这里可能象征着引导或指引的人。
  • 白鸥:白色的海鸥,常象征自由与宁静。
  • 尘世境:世俗的世界,往往指繁忙和喧嚣的生活。
  • 渔郎:指的是渔夫,象征一种简单而纯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应泰,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与陶渊明、王维等人有相似的隐逸情怀。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借桃源的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桃源作为理想化空间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诗歌鉴赏

《桃源洞》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中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纷扰的反思。开头两句“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暗示了作者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但同时也表露出无奈与迷惘。舟人指向的“故山”,既是乡愁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白鸥的自由与秋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而黄叶在夕阳下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后两句“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更是深化了主题,尘世的景象原本是虚幻的,渔夫的生活虽简单,但却能让人忘却繁华,回归本真。在最后一句“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诗人通过对比清静与喧嚣,表达了对桃源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识桃源路:诗人对桃源的向往,却不知道如何到达那里。
  2. 舟人指故山:问舟人,舟人指向的是故乡的山,象征着归属感。
  3. 白鸥秋水外:描绘白鸥在秋水之上的自由景象,营造宁静氛围。
  4. 黄叶夕阳间:黄叶在夕阳中飘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5. 尘世境原幻:世俗的浮华是虚幻的,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6. 渔郎事可删:渔夫的简单生活可以忽略,指向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7. 时清竞朝市:在这清静的时光中,城市的竞争显得格外刺眼。
  8. 长觉洞门间:长久以来对桃源的向往,洞门象征着理想的入口。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桃源”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 意象:用自然景象(白鸥、秋水、黄叶)构成诗的意境,表现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的向往与对尘世浮华的无奈。同时,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 白鸥:自由的象征,渴望摆脱束缚。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洞门:象征理想与现实的交界,向往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桃源”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生活
    • C. 乡愁
    • D. 自由
  2. “白鸥秋水外”中,“白鸥”代表了什么?

    • A. 繁华
    • B. 迷茫
    • C. 自由
    • D. 伤感
  3.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无奈
    • C. 满足
    • D. 忽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社会,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费应泰《桃源洞》: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更加注重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粗略解读

陶渊明的桃源是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而费应泰则是在喧嚣的现实中追寻那份宁静和理想的生活,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理想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蚍蜉一首 二叠 其六 挽赵孺人 水调歌头(喜归) 新元二首 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 水调歌头·老子颇更事 满江红 其三 海棠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其二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装腔作势 豆字旁的字 贾国 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饬垒 黑字旁的字 贼下 日字旁的字 黄河水清 噙齿戴发 浓重 月黑风高 包含匡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挟筴读书 鄽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