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28
浮生四十九俱非,楼上行藏与愿违。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
若使一丘并一壑,还乡曲调尽依稀。
这一生虽然已经过了四十九年,但大部分都不如意,站在楼上,自己的行动和愿望总是相违背。即使再活一百年,现在也已经过了一半,除了归乡,别无他法。内心早已安定下来,外在的享乐又何必要追求豪华的食物呢?如果让一座小山和一个小沟并在一起,回乡的曲调也只能朦胧依稀。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五十岁时,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归乡的思念,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故土的依恋。
此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归乡的情怀。诗的开头以“浮生四十九俱非”引入,展现了人生的不如意,接着通过“楼上行藏与愿违”描绘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仿佛置身于高处,俯瞰自己的过往,感受到那种无法实现的愿望与追求。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一句,诗人意识到人生的选择有限,除了归乡,似乎没有其他的出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向往。接下来的“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则是一种心灵的安宁,表明在经历了许多之后,内心已趋于平静,不再追求外界的奢华享乐。
最后一句“若使一丘并一壑,还乡曲调尽依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模糊记忆,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归属的渴望,深具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浮生四十九”,指的是作者的什么?
A. 年龄
B. 生活经历
C. 时间流逝
“别无三策但当归”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生活选择多
B. 归乡是唯一的选择
C. 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楼上”象征着什么?
A. 内心的孤独和矛盾
B. 生活的繁华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1.A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