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时间: 2025-04-28 23:48:48

诗句

送春蒙雨涨苹滩,荷叶田田柳絮阑。

想见垂虹三万顷,拍天湖水钓丝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8:48

原文展示:

送春蒙雨涨苹滩,
荷叶田田柳絮阑。
想见垂虹三万顷,
拍天湖水钓丝寒。

白话文翻译:

春雨绵绵,水涨苹(苹草)滩,
荷叶如田,柳絮飘荡在栏杆旁。
想象那悬挂的彩虹横跨三万顷的水面,
湖水拍打着天空,寒冷的钓丝在水中荡漾。

注释:

  • 苹滩:指苹草生长的滩涂。
  • 田田:形容荷叶繁茂,像田地一样。
  • 垂虹:指悬挂的彩虹。
  • 三万顷:形容水面广袤。
  • 拍天:形容波浪拍打水面,似乎拍打着天空。
  • 钓丝寒:指渔人钓鱼的丝线在寒冷的水中摇曳。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钓鱼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实,号石湖,南宋诗人、词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眷恋愈加深厚,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头“送春蒙雨涨苹滩”,以“蒙雨”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生动景象。苹滩的水位因雨而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荷叶田田柳絮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荷叶繁茂,柳絮飞舞,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极富画面感。

接下来的“想见垂虹三万顷”,诗人以想象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描绘出彩虹横跨广阔水面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无限的辽阔与希望。

最后一句“拍天湖水钓丝寒”,则通过“拍天”与“寒”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着几分寒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凉意交织,暗含了诗人对春季钓鱼的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通过对春天的眷恋,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春蒙雨涨苹滩:春雨细细,水涨苹草生长的滩涂,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2. 荷叶田田柳絮阑:荷叶繁茂,柳絮轻飘,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3. 想见垂虹三万顷:想象那美丽的彩虹横跨广袤的水面,呈现出一种壮阔的美感。
  4. 拍天湖水钓丝寒:湖水拍打着天空,钓丝在寒冷的水中摇曳,传达出一种宁静且清冷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生动的图画,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拟人:通过“拍天”,赋予湖水以人的动作,增添了动态美。
  • 对仗:如“田田”与“阑”,形成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荷叶:代表生命的繁茂与美丽。
  • 柳絮:象征春天的柔美与轻盈。
  • 彩虹:象征美好与希望。
  • 湖水:代表宁静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春蒙雨涨苹滩”中的“苹滩”指什么? A. 荷花池
    B. 苹草生长的滩涂
    C. 河流
    D. 山坡

  2. “想见垂虹三万顷”中的“垂虹”意指什么? A. 下雨
    B. 彩虹
    C. 星星
    D. 云朵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战争
    B. 生活
    C. 自然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宁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春天,但更多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范成大的恬淡生活态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两同心·巍巍剑外 鹤冲天·清明天气 苏幕遮 卜算子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游仙诗 述志诗 其一 与阮德如诗 思亲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鬼字旁的字 迂泥 夕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兀字旁的字 斗缝 润屋润身 角帽 贸首之雠 收刀检卦 警方 虫字旁的字 轻朱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包含形的词语有哪些 偷鸡摸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