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8:01
天师苍翠横金锡,
地藏清凉掩竹扉。
千里白云随野步,
一湖明月上秋衣。
诗寻静语应无极,
琴弄寒声转入微。
我亦孤山有泉石,
肯来松下共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灵皎师从信州归来时的情景。天师身披苍翠的衣衫,手持金锡杖,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地藏菩萨的庙宇也被清凉的空气所环绕,竹门紧闭。诗人在千里白云中漫步,在湖面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的秋衣。诗句追寻宁静的言语,似乎无穷无尽;琴声在寒冷的空气中轻轻响起,逐渐变得微弱。我也在孤山上有泉水和石头,愿意在松树下与您一起忘却世俗的纷扰。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融,号孤山,宋代著名诗人、画家和琴家。林逋生活在北宋时期,居住在杭州孤山,以隐逸生活闻名。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林逋的作品在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这首诗写于林逋与灵皎师相识之后,表达了他对灵皎师的欢迎与期待。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体现了林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度悠然时光的愿望。
《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是一首富有禅意和清新气息的诗作。诗的开头,天师的身影与清凉的地藏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道教与佛教的和谐共存。诗人以“千里白云随野步”的意象,传达了他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一湖明月上秋衣”,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与音乐的追求,这两者在他心中是无穷无尽且相辅相成的。在这里,诗人与灵皎师的交流不仅仅是言语的碰撞,更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与升华。
最后两句,“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诗人以自己在孤山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愿意与灵皎师一起追求宁静与忘却世俗的心情。这种情感的传递不仅展现了友谊的真挚,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天师”是指哪种人物?
A. 道教高人
B. 农民
C. 商人
诗人的愿望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与友人共度宁静时光
C. 寻找财富
“琴弄寒声转入微”中的“寒声”指的是什么?
A. 冷酷的声音
B. 清冷的琴声
C.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