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48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梅花盛开的路上,南北的风雨湿透了我的征衣。
我走出山岭,有谁能陪我同行?归乡的路途却仿佛没有归期!
山河的壮丽千古常在,而那些城郭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时的幻影。
饿死我其实并不在乎,梦中我仍旧徘徊在采摘薇菜的田野。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宋江,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著称,诗歌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南安军》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文天祥被元军俘获,身处困境之中。他的诗歌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思。
《南安军》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的“梅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的坚强和不屈。通过“风雨湿征衣”的描写,展现了战士在征途上的艰辛。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
接下来的“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渴望,似乎在问世间还有谁能与我同舟共济,归乡的希望却又显得如此渺茫。最后两句则深化了主题,强调山河的永恒与城郭的短暂,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沦陷的痛苦感受。
整首诗情感深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悲壮的美感,极具历史的沉重感和人文的关怀。
整首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忧虑,揭示了在动荡的现实中,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体现了他不屈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
《南安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文天祥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采薇”出自于哪部经典?
A. 楚辞
B. 诗经
C. 唐诗三百首
D. 论语
诗中“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A. 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
B. 对家乡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念
D. 对战争的渴望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