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5:50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试问琵琶,胡沙外的风景如何?最苦的是一朵姚黄花,根却移到了仙阙之中。王母在欢宴结束后,仙人泪水满溢在金盘旁。听着行宫里半夜的雨声,铃声一声声止息。彩云散去,香气也消逝。铜驼的恨,怎能诉说!想起那些豪杰,嚼穿了自己的牙肉。回首昭阳宫,夕阳西下,令人伤心的铜雀楼迎来了秋月。算了,我这女子不愿意像天家那样,金瓯也缺了。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抗元而著称。他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与悲壮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情感的感慨,尤其是女性的无奈和追求的美好。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情感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词以琵琶开篇,巧妙地引入音乐这一元素,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接着,诗人通过“姚黄一朵”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感慨,这种脆弱与国家命运的艰辛形成对比。
王母的欢宴象征着人间欢乐,但随之而来的仙人泪水又将欢乐化为悲伤,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行宫的半夜雨声,似乎在倾诉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铃声的停止更是暗示着一种心灵的沉寂。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忧伤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情感的敏感。他的文字如同古琴的音色,悠扬而悲切,令人深思。最后一句“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朴素而深刻,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国家、个人情感和历史的深入探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姚黄”象征什么?
文天祥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