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53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这首词是根据王夫人的《满江红》韵而作,表达了后山妾身的薄命之感。燕子楼中,已经经历了几次秋天的变迁。相思之处,年轻时的梦境如同乘坐仙鹤飞向天界。肌肤如玉的我,暗自消瘦,衣带松弛,泪珠透过花钿流淌下来。最无奈的是窗纱上的蕉影,映衬着青灯已灭。曲池的水面合拢,高台也已隐没。人间的事情,真是难以启齿!在南阳的小路上,满身都是清血。世间的变化如同翻转的雨,妾身本是那轮明月。笑谈中流露出一段风流韵事,却只剩下菱花的缺失。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畏庐,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和文学家。他以忠诚和勇气对抗外敌入侵,最终被俘遇害。他的诗词充满着爱国情怀和个人悲惨命运的交织,风格悲壮而深情。
此词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文天祥身处战乱之中,心中感慨万千,借用词作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满江红·燕子楼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无奈与悲伤。全词以“燕子楼”为背景,开篇即引入秋色,营造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相思和青春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词中“泪珠斜透花钿侧”一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接下来的“青灯歇”更是揭示了作者的孤独与失落,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而“满襟清血”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命运的悲惨。最后一句“菱花缺”不仅是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词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豪情与悲痛。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情批判。
对比文天祥的《满江红·燕子楼中》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文天祥的作品更具悲壮气息,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