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5:41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去年春天的上巳节,我和朋友们一起在洛水上泛舟。
而今春天的上巳节,我却独自站在香山的山脚下。
风光显得闲适而寂寥,远处的旌旗飘动得很悠远。
丞相府已经回到了晋国,太行山阻隔了并州的路。
大鹏鸟背负着天龟在空中飞翔,云和泥无法同游。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关注民生的题材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写于上巳节,白居易回忆起去年与友人游玩时的欢乐,今次却独自一人,感受到寂寥与孤独。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反映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白居易的《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游玩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首句“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描绘了与友人共游的欢愉场景,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的感受;而“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则突显了孤独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更表达了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寂寥。接着,“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则暗示了政治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力感。而最后两句通过鹏与天龟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束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去年春末的上巳节,我与朋友们一起在洛水上泛舟,描绘了欢乐的场景。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今年的上巳节,我却独自一人站在香山的山脚下,形成鲜明的对比。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眼前的风景显得悠闲而寂寥,远处的旗帜缓缓飘动,增添了孤独感。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丞相的府邸已迁回晋国,太行山阻隔了并州的通路,暗示了政治的变迁和无奈。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大鹏鸟背负着天龟飞翔,象征着不同的境界,云与泥无法同游,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游玩的场景中,思索着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去年白居易在何处游玩?
A. 香山
B. 洛水
C. 太行山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元旦
B. 上巳节
C. 中秋节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好回忆与孤独感
B. 自然风光的描写
C. 对政治的批判
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杜甫则往往关注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变迁。两者的风格和主题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