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5
独殿春光,此花开后无花了。
丹青人巧。不许芳心老。
密影翻阶,曾为寻诗到。
竹西好。采香歌杳。
十里红楼小。
独自享受春光,这花开后就没有其他花了。
画师的技艺高超,让人不忍心让芳心衰老。
浓密的花影翻越台阶,曾经为了寻诗而来。
竹林西边的景色真好,采香的歌声已经远去。
十里之外的红楼显得渺小。
张炎,宋代词人,字士杰,号青松,生于南宋,精通文学。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尤其以词作闻名。
这首词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芍药花的赞美与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点绛唇(芍药)》是一首极具细腻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词作,通过对芍药花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开篇一句“独殿春光”,即刻引入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和独特的体验。接下来,诗人提到“此花开后无花了”,不仅表达了芍药花的华美,也暗示了它的独特性和短暂性,令人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丹青人巧”一句,表现出画家的技艺与花的美丽相得益彰,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提升了芍药花的艺术价值,仿佛在说,只有这样的花才能配得上如此巧妙的画作。而“密影翻阶”则描绘了花影在台阶上轻轻摇曳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灵动与变化。
最后几句“竹西好。采香歌杳。十里红楼小。”不仅描绘了竹林的美丽,也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惋惜,最终形成了一种悠远的情感,令人沉醉在这优雅的春日气息。
整首词通过对芍药花的歌颂,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眷恋与短暂的感叹,揭示了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深刻而富有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丹青人巧”指的是谁的技艺?
A. 诗人
B. 画家
C. 种花人
D. 音乐家
填空题:诗中“独殿春光”表达了诗人对__的珍视。
判断题:诗中“十里红楼小”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