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40
探春慢(雪霁)
作者:张炎〔宋代〕
银浦流云,绿房迎晓,一抹墙腰月淡。
暖玉生烟,悬冰解冻,碎滴瑶阶如霰。
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
也知不做花看,东风何事吹散。
摇落似成秋苑。甚酿得春来,怕教春见。
野渡舟回,前村门掩,应是不胜清怨。
次第寻芳去,灞桥外蕙香波暖。
犹妒檐声,看灯人在深院。
在银色的水面上流动着云彩,绿房子迎接清晨的到来,墙边的月光淡淡的。
温暖的阳光如同玉石般散发出烟雾,悬挂的冰雪开始融化,滴落在如同瑶池的台阶上,像霰一样。
刚刚放出一些晴朗的气息,梅花却已经早早地凋零了一半。
我也知道花不该如此看待,东风为何要将它们吹散?
落花像是秋天的园子一样。春天来临有什么好处,怕是不让春天看到。
野渡的船回来了,前村的门关着,显然是无法承受的清怨。
我依次去寻找芳香,灞桥外的蕙兰香气与水波温暖。
我甚至妒忌那檐下的声音,灯下的人在深院中。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华,号湘云,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春天,正值雪后初晴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反映了春天的美好和稍纵即逝,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探春慢(雪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与变化。开头几句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水面上的云彩、绿房的朝阳以及墙腰的淡淡月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暖玉生烟”形容阳光的温暖,又用“悬冰解冻”展现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然而,随着“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的转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梅花的凋零让人感到不胜唏嘘,似乎春天的美好也在迅速消逝。接下来的“东风何事吹散”更是表达了对花朵的怜惜与无奈,东风本是春天的象征,却也带走了花的芬芳。
最后几句中,诗人则带有一丝孤寂与怨恨,野渡的舟归、前村的门掩,暗示着一种无法诉说的清怨。寻找芳香的过程,似乎是对美好记忆的追寻,却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嫉妒与失落。整体看来,张炎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银浦流云,绿房迎晓,一抹墙腰月淡。
暖玉生烟,悬冰解冻,碎滴瑶阶如霰。
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
也知不做花看,东风何事吹散。
摇落似成秋苑。甚酿得春来,怕教春见。
野渡舟回,前村门掩,应是不胜清怨。
次第寻芳去,灞桥外蕙香波暖。
犹妒檐声,看灯人在深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与对生命流逝的忧伤,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探春慢(雪霁)》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张炎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暖玉生烟”是形容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雪后的景象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萧瑟
本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哀伤
C. 愤怒
D.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探春慢(雪霁)》这首词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