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45
大风吹起浪争淘,
滚滚滩头十丈高。
一棹直如弦激箭,
百夫都听鼓掀涛。
船拼水力攻天险,
语杂江声震耳号。
顷刻巴陵千里路,
全凭把舵手中牢。
这首诗描绘了大风大浪中的船只奋勇前行的场景。狂风把巨浪吹起,滩头的波涛滚滚而来,仿佛有十丈之高。一只船划动得如同弦上的箭一样迅猛,百个壮汉都能听见鼓声震天而起,掀起浪涛。船只在水力的拼搏下攻克险滩,船员们的声音与江水的轰鸣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转眼间,巴陵的千里路程就在这拼搏中完成,全凭舵手牢牢掌控着方向。
席子研,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奋斗的豪情,风格独特,常以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激昂的情感为特点。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经历长途航行的过程中,正值风浪激烈之时,诗人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航行的艰辛与挑战,想通过此诗抒发航海者在风浪中不屈的精神。
《下水船 其一》通过对船只在大风大浪中劈波斩浪的描写,展现了航海者所面临的艰难与险境。诗的开头即用“狂风”和“巨浪”设定了一个紧张、动荡的氛围,接着通过“十丈高”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波涛的威猛。接下来的“棹”和“弦激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船只划动的力量与速度。
诗人通过“百夫都听鼓掀涛”,不仅渲染了气氛,更突出了集体拼搏的精神。船只在水力的拼搏下攻克天险,表现出人类与自然抗争的决心。最后一句“全凭把舵手中牢”,将整个情景的核心归结到掌舵者的能力上,象征着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抒发自然壮丽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情感深邃,意境雄浑。
整首诗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畏精神与勇气,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句“百夫都听鼓掀涛”中“鼓”指的是什么?
诗中“棹”字的意思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以上内容对《下水船 其一》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与学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魅力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