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4:02
作者: 李雯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秀靥宜春面,碧云好风透乱。近阑干素影承纨扇。犹记得月中见。小语风情温软,玉枕凉轻分一半。问绛河浅,怎禁得鹊桥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春日的美丽女子,脸如春花,笑容妍丽,碧蓝的天空和和煦的风透过窗帘轻轻飘入。她靠在栏杆旁,轻轻摇着白色的扇子,仿佛在回想月光下的情景。那时,她轻声细语,情意绵绵,甚至在玉枕上都感受到一丝清凉。她不禁问道,绛河的水那么浅,怎么能禁得住鹊桥的断绝呢?
李雯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成为诗人逃避现实的寄托。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凤来朝》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爱情的柔情。开头的“秀靥宜春面”即刻引人入胜,塑造出一个如春花般美丽的女子形象。接下来的“碧云好风透乱”则用自然景色来映衬人物的美好,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诗中通过窗前的“阑干”和“素影”,展示出一种静谧而温柔的场景,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一刻的珍视。随后,诗人提到“犹记得月中见”,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怎禁得鹊桥断”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流畅而优雅,感情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爱情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温婉而哀愁的情感。
本诗通过对春景和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其语言更加婉约,情感更为细腻。相较之下,李雯的《凤来朝》则通过春意盎然的景象来传达情感,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情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