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 其二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6:00:02

诗句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

相从林下寸,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

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0:02

原文展示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
相从林下寸,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
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白话文翻译

鬓发已开始变白,尘土迎面而来显得红润。
我和朋友在林下相伴,一洗去水边的清风。
写景的诗无人能敌,解忧的酒也颇有成效。
夕阳的景色应该更美,可惜我却身处城中。

注释

  • 鬓发:指两侧的头发。
  • 尘埃:指空气中的尘土。
  • :这里指的是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 :清洗、洗去。
  • 蠲愁:解除忧愁。
  • 酒有功:酒能够带来快乐。

典故解析

  • 夕阳:常用以象征美好的时光,也带有些许的惆怅和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渊,号潜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一次与友人游西湖时所作,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城市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景交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西湖游玩的情景。起首两句,诗人以“鬓发垂领白”传达出时光的流逝,同时用“尘埃迎面红”描绘出迎面而来的尘土,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繁杂。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伴的宁静与快乐,水边的清风仿佛洗去了心中的烦恼。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感慨,夕阳的美好让人向往,但身处城市的诗人却无法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城市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鬓发垂领白”:头发已经开始变白,象征岁月的流逝。
    • “尘埃迎面红”:迎面而来的尘土在夕阳下显得红润,暗示着生活的繁忙与无奈。
    • “相从林下寸”:在林荫下与友人相伴,享受短暂的宁静。
    • “一洗水边风”:水边的清风仿佛洗去心中的忧愁。
    • “写物诗无敌”:对写景诗的自信,暗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
    • “蠲愁酒有功”:酒能够缓解愁绪。
    • “夕阳应更好”:黄昏的景色应该更加美丽。
    • “可惜在城中”:身处城市,无法享受自然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对仗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比喻:将酒比作解忧的良药,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 鬓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尘埃: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琐碎和繁忙。
  • 水边风: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清新,带来心灵的慰藉。
  • 夕阳: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带有惆怅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鬓发垂领白”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时光流逝
    • C. 美丽
  2. “一洗水边风”中的“洗”意为:

    • A. 清洗
    • B. 放松
    • C. 遇见
  3.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无奈
    • C.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曾几与苏轼的诗作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曾几更多地强调了友谊和城市的无奈,而苏轼则更富有哲理性与感悟。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其三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 土门 初赴明州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朝中措 鼎河口枕上作 三登乐 次韵举老见嘲未归石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履险如夷 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心虔志诚 门字框的字 包含膏的词语有哪些 荒色 今夕有酒今夕醉 杀鸡儆猴 边际 自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弱主 长痛不如短痛 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营绕 干柴烈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