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41:21
高楼峙西北,缥缈浮云端。中有愁思妇,抚琴独长叹。容颜耀朝日,咳吐如芳兰。动作礼自持,秉质幽且间。阳春久不作,感怀时一弹。莫谓和者寡,知音良独难。举世尽扰扰,何处结古欢。
在西北方有一座高楼,似浮云般缥缈。在楼中有位愁苦的女子,独自抚琴,长叹不已。她的容颜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美丽,咳嗽声如同芳兰般清幽。她动作举止得体,气质幽然而又含蓄。阳春已久未到,感怀之时她轻轻拨动琴弦。不要说能和者稀少,真正的知音却是难以寻觅。世间喧嚣扰攘,何处才能找到那份古老的欢愉呢?
顾植,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思,情感细腻,擅长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
《杂诗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一位愁苦女性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杂诗 其一》通过对一位愁思女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知音难觅的深刻思考。高楼的意象代表了孤独和隔绝,也象征着女性内心的无奈与愁苦。诗中“抚琴独长叹”展示了她的愁苦与寂寞,琴声成为她心情的寄托,发出如兰花般清幽的声音,传递出深切的情感。诗人通过“阳春久不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困顿与失落。
全诗通过对女性形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追寻。最后一句“何处结古欢”更是将孤独与对快乐的向往结合在一起,令人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渴望知音的主题,表现了女性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环境与人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诗中“抚琴独长叹”表达了什么情感?
“阳春久不作”暗示了什么?
诗中的“知音”指的是:
答案: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背景下探讨了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