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24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国家的命脉微弱得如同细线。问那长缨何时能够入手,捆住敌人首领?人间未必没有英雄,谁来给他们一些宽松的空间?看看当年的韩信,难道谷城公就能把他托付给别人?也不必提曾经遇到的骊山母(指历史上的李白)。谈笑之间,两河的路程也在延展。年轻时在棋盘上曾联句作对,叹如今登高望远,却常常错失机会。听说北风吹得人面生疼,边上冲击的梯子一个接一个。你不要说投鞭是空话,自古以来,贤能之人总是面对困难,拥有金汤之地就能不受张许的束缚?快去写下你的笔记,别再题写在柱子上。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雪庵,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细腻,常常以历史和时事为题材。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边疆问题频发。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现实局势的思考。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是一首以国家命运为主题的词作,展现了刘克庄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忧虑。开篇“国脉微如缕”即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国家的脆弱,表达了对国家存亡的关切。接着,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韩信的提及,展现出对有才之人的向往与期待,质疑当下缺乏宽松环境的现实。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描述自己年轻时的豪情与现在的失落时,通过“登楼揽镜”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不满。最后,诗人以“快投笔,莫题柱”激励自己,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态度,呼应了整首词的主题。
整首词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示了刘克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最终激励人们要积极面对困境,继续努力。
“国脉微如缕”中的“缕”指的是什么?
A. 细线
B. 细绳
C. 轻烟
D. 幽梦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中的“长缨”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权力
C. 战斗的手段
D. 财富
诗中提到的“韩五”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韩信
C. 刘备
D. 李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