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0:52:33

诗句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

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

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0:52:33

原文展示: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白话文翻译:

在河梁上望着陇头,分手时路途遥远。岁月流逝如电,离别之日即将成为秋天。黄鹄飞得越来越远,青山离去带来忧愁。不言而喻的云雨散去,更像东西流向。

注释:

  • 河梁:指河上的桥梁。
  • 陇头:陇山的顶端,泛指边远地区。
  • 徂年:流逝的岁月。
  • 黄鹄:一种大鸟,比喻远行的人。
  • 去去:离去。
  • 云雨散:比喻离别。

典故解析:

  • 黄鹄飞飞远:出自《楚辞·九辩》,比喻远行的人。
  • 不言云雨散: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比喻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约519年—约594年),字总持,南朝陈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写离别之情,风格清新,语言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江总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常常面临离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远行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梁、陇头、黄鹄、青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诗中“徂年惊若电”一句,用“电”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形象生动。“黄鹄飞飞远”和“青山去去愁”则通过黄鹄和青山的离去,抒发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思念和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梁望陇头:在河梁上望着陇头,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思念。
  • 分手路悠悠:分手时路途遥远,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 徂年惊若电:岁月流逝如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别日欲成秋:离别之日即将成为秋天,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黄鹄飞飞远:黄鹄飞得越来越远,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思念。
  • 青山去去愁:青山离去带来忧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愁。
  • 不言云雨散:不言而喻的云雨散去,表达了离别的无奈。
  • 更似东西流:更像东西流向,表达了离别的不可逆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徂年惊若电”用“电”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
  • 拟人:如“青山去去愁”将青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通过描绘河梁、陇头、黄鹄、青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和对远行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意象分析:

  • 河梁:象征着离别的地点。
  • 陇头:象征着边远和离别的远方。
  • 黄鹄:象征着远行的人。
  • 青山:象征着离别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徂年惊若电”用什么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 A. 风 B. 电 C. 水 D. 火

  2. 诗中“黄鹄飞飞远”中的“黄鹄”比喻什么? A. 远行的人 B. 离别的忧愁 C. 时间的流逝 D. 季节的变化

  3. 诗中“不言云雨散”中的“云雨散”比喻什么? A. 离别 B. 重逢 C. 时间的流逝 D. 季节的变化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江总的《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都是写离别的诗,但王勃的诗更加豪迈,而江总的诗则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全宋词》
  • 《古诗源》

相关查询

病中登虎丘寺楼 寄廖春泉 樟木市 寿湖南管仓五首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寿邵阳唐倅二首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挽刘学谕玗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久结尾的成语 鱼龙变化 山寒水冷 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兀字旁的字 畏匡 消声匿迹 绳律 非讦 文情并茂 风兴云蒸 晚近 示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