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7:20
原文展示:
灵沼萧条望,游人意绪多。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珠来照似月,织处写成河。此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
白话文翻译:
在灵沼边远望,景色显得萧条,游人的心情也变得复杂多端。终南山的云影似乎落在了眼前,渭北的雨声也传了过来。蝉声在金堤的柳树上嘈杂,鹭鸟在石鲸波中饮水。珍珠般的光芒照耀,如同月亮一般,织女织出的银河仿佛就在眼前。此时站在水边叹息,不再是那采莲的歌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该诗描绘了秋日游长安灵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长安时所作,通过对灵沼周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游灵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诗中“灵沼萧条望”一句,即刻营造出一种冷清、荒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随后,诗人通过“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等句,巧妙地将远处的自然景象与近处的感受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诗中的“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具体景象,蝉声与鹭鸟的动态,为萧条的景色增添了一抹生机。最后,“此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一句,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灵沼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灵沼”指的是什么? A. 长安城中的一处池沼 B. 终南山的一个湖泊 C. 渭北的一个池塘 D. 金堤旁的一个水坑
“终南云影落”中的“终南”指的是什么? A. 长安城南的一个地区 B. 终南山 C. 渭北的一个山脉 D. 金堤旁的一个山丘
诗中的“珠来照似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一句“非复采莲歌”暗示了什么? A. 诗人不再喜欢采莲 B. 时光的变迁和心情的变化 C. 诗人不再唱歌 D. 诗人不再游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