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色诗四首 其一

《四色诗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04:53:58

诗句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

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3:58

原文展示: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白话文翻译:

在青门外的柳树下折柳,在翠绿的草丛中握着兰花。绿色的浮萍在春日里自由漂浮,碧绿的水洲在微风中显得宁静。

注释:

  • 折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表示离别之情。
  • 青门:古代长安城门名,这里泛指城门。
  • 握兰:握着兰花,兰花象征高洁。
  • 翠疏:指翠绿的草丛。
  • 绿苹:绿色的浮萍。
  • 骋:自由漂浮。
  • 碧渚:碧绿的水洲。
  • 澹:宁静,平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云(约450-503),字彦龙,南朝宋、齐、梁时期的文学家,与沈约、谢朓并称“永明体”代表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云的四色诗之一,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折柳”、“握兰”、“绿苹”、“碧渚”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诗中的“折柳”和“握兰”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而“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则进一步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折柳青门外”: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这里可能暗示了离别的情感,同时“青门”作为城门的象征,增添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
  • “握兰翠疏中”:握兰象征高洁,翠疏则描绘了草丛的翠绿,整体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绿苹骋春日”:绿苹在春日里自由漂浮,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碧渚澹时风”:碧渚在微风中显得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折柳”、“握兰”等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比喻。
  • 拟人:“绿苹骋春日”中的“骋”字赋予了绿苹动态的特征,仿佛它在春日里自由奔跑。
  • 对仗:诗中的“折柳”与“握兰”,“绿苹”与“碧渚”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折柳:象征离别,也象征春天的生机。
  • 握兰:象征高洁,也象征春天的清新。
  • 绿苹: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碧渚:象征宁静,也象征春天的宁静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折柳”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离别的情感 C. 高洁的品质 D. 宁静的生活

  2. “握兰翠疏中”中的“握兰”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离别的情感 C. 高洁的品质 D. 宁静的生活

  3. “绿苹骋春日”中的“骋”字赋予了绿苹什么特征? A. 动态的特征 B. 静态的特征 C. 高洁的特征 D. 离别的特征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沈约的《别范安成》
  • 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诗词对比:

  • 范云的《四色诗四首 其一》与沈约的《别范安成》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范云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
  • 《永明体诗研究》

相关查询

龟渚 初冬近飲酒作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赠临江简寿玉二首。简携王仲显使君书来谒, 梦中作 真瑞堂前丹桂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九 放下庵即事三绝 赵州石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亏心事 鬲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旗布星峙 功高震主 刻己自责 穿衣吃饭 黽字旁的字 旧荣新辱 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贫于一字 单耳刀的字 鼓旆 无风扬波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