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28
残梅
作者: 张镃 〔宋代〕
雨丝吹冷透窗纱,
忽饭东风管鬓华。
岂为梅残便无恨,
草生时节胜看花。
全诗翻译:
窗纱透过细雨的吹拂变得冰冷,忽然东风吹来,像是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几分华丽。难道因为梅花已经凋残就没有怨恨吗?在这个春草复苏的时节,胜过看花的还有更美的草。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凋谢,草木复苏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轮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残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开篇以“雨丝吹冷透窗纱”引入,营造出一个寒冷的春日气氛,雨丝与窗纱之间的互动,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接着“忽饭东风管鬓华”,东风的到来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万物唤醒,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在这里并未因梅花的凋谢而感到失落,反而看到了草木复苏的生机,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梅花的凋残与春草的生长,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感悟与欣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雨丝吹冷透窗纱"中"雨丝"指的是什么?
A. 雪 B. 细雨 C. 风
"岂为梅残便无恨"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无所谓 C. 感慨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张镃的《残梅》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但着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变化,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角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