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1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先君(老子)怀有圣人的德行,他的庙宇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草木茂盛,几乎遮蔽了人迹,尘土飞扬,鸟儿的踪迹也显得遥远而深重。流沙掩埋了丹灶,通往关口的紫烟也渐渐沉落。让我感伤的是千年后,唯有这片松柏林孤独地矗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之美誉,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闻名。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题材包括山水、历史、酒宴等,风格多样,尤其以浪漫主义风格著称。
《谒老君庙》是李白在游历途中对老子的敬仰之情的表达。其创作背景与唐代道教的兴盛及对古代文化的追思密切相关,反映了李白对历史与哲理的思考。
《谒老君庙》以李白特有的浪漫气质,表达了他对古代哲人的崇敬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以一种庄严的语气,描绘了老君庙的肃穆氛围。首句“先君怀圣德”直接点明了老子高尚的品德,接着“灵庙肃神心”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展现了庙宇周围自然环境的荒凉,草木茂盛而人迹罕至,尘土飞扬而鸟踪难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人们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最后两句“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哀伤,以及对老子哲学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所剩无几的惋惜。松柏常常象征坚韧与长青,诗人用此意象表达了对老子精神的坚持与传承的期待。整首诗在形式上虽显简洁,却在情感上深邃而厚重,展现了李白对道教文化的深切理解与崇敬。
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子伟大思想的崇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中“先君”指的是谁?
A. 孟子
B. 老子
C. 孙子
D. 荀子
诗中的“流沙”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历史的无情
C. 自然的美丽
D. 人民的希望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松柏”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辉煌
B. 坚韧与长青
C. 荒凉与孤独
D. 富贵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