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19
出门寒食清明节,
转眼风光到菊花。
顾我奔驰消岁月,
输君坐啸乐烟霞。
故乡迢递三千里,
水国浮沈百万家。
时事艰难生计薄,
担囊何日赴京华。
在寒食和清明节出门时,
转眼间美丽的秋菊又开了。
我只顾着奔波忙碌,消磨岁月,
而你却悠然自得,享受着烟霞的乐趣。
故乡遥远,足有三千里,
水乡中沉浮着数以百万的家庭。
眼下时事艰难,生活拮据,
我何时能够背上行囊,前往京华?
作者介绍:
徐文泂,清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典雅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计艰难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自身感受,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以寒食与清明节为引子,描绘了从春到秋的时光流转,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开篇通过节日的场景引入,表现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敏感,尤其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诗人对比了自己的忙碌与友人的闲适,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思考,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故乡的远离与生计的艰难,使得诗歌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中“故乡迢递三千里,水国浮沈百万家”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渺小,尽管有万千家庭的浮沉,自己的命运仍显得微不足道。结尾的“担囊何日赴京华”则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愿望与无力感,诗人希望能有朝一日能走出困境,但又感到无比的渺茫。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无奈,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个节日分别是:
A. 春节和中秋节
B. 寒食节和清明节
C. 端午节和重阳节
D. 元宵节和冬至
诗人对比了自己和谁的生活状态?
A. 友人
B. 家人
C. 同事
D. 学生
“担囊何日赴京华”的意思是:
A. 何时能回家
B. 何时能去旅行
C. 何时能到达理想的地方
D. 何时能找到工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