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51
鄂寓有感,寄赠姜君研云二首 其二
作者: 徐文泂 〔清代〕
淮海维扬次第游,今来又泊武昌舟。
洞庭秋色浮空远,汉口江声入夜遒。
自历红羊长作客,为寻黄鹤独登楼。
归程代我殷勤数,遥念高堂有白头。
在淮海和维扬之间我逐次游玩,这次又停泊在武昌的船上。
洞庭湖的秋色在远空中浮现,汉口的江水声在夜晚显得更加悠长。
我在红羊这地方长久居住,特意为寻找黄鹤而独自登上楼台。
在归程中请你多多关照,遥想高堂中有白发苍苍的父母。
作者介绍:
徐文泂(1606-1684),字子桐,号梅谷,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造诣。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作者身处武昌,表现了他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淮海与洞庭的自然景色,反映了旅途的孤独与对亲人的牵挂。
本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淮海维扬次第游”引出旅途的无尽,接着描写了武昌的停泊和洞庭湖的秋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悠扬的江水声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的情绪,正如“汉口江声入夜遒”所传递的那样。
“自历红羊长作客,为寻黄鹤独登楼”,此句可见诗人对黄鹤楼的向往,黄鹤楼不仅是地理的标志,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而“归程代我殷勤数”则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牵挂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洞庭秋色”和“汉口江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而“黄鹤”作为文化象征,进一步深化了思乡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游历中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些地方游历过?
A. 淮海与维扬
B. 长江与黄河
C. 洞庭与武昌
“汉口江声入夜遒”中“入夜”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景象
B. 江水声的响亮
C. 旅途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亲情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而徐文泂的诗则更强调思乡与对家庭的关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递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